而随着2025温哥华MSI的结束,这句话在今年——至少在今年上半年,成为了现实。
一方面,这意味着本届MSI决赛将演变为LCK赛区德比,最终,Gen.G 3-2战胜T1,拿下队史第二座MSI冠军奖杯的同时,也实现了MSI两连冠;
另一方面,这也是LPL自2019年来(2020年因故未举办),首次无缘MSI决赛舞台。
更重要的是,今年的全球总决赛(S15)将会落地中国,冠亚军决赛会在成都举行。
在此之前,LPL战队已连续三年未能染指那座象征着英雄联盟殿堂至高荣誉的召唤师奖杯,上一次夺冠,还要追溯到2021年的EDG。
换句话说,如果以上半年的整体状态来看,年底的LPL是否还具备冲冠竞争力?
再把目光放长远一点儿,在S赛过后,不论LPL是否夺冠,关于热度下滑、青黄不接的问题是否能有效解决?
诚然,单纯的唯冠军至上主义是不够理性的,但通过分析各战队在各大赛事中所取得的成绩及其所呈现出来的游戏内容,是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出现阶段各赛区之间的实力差距的。
今年英雄联盟共有四项大型国际赛事,分别是3月的全球先锋杯、7月的MSI与电竞世界杯(EWC)以及岁末的全球总决赛。
先说全球先锋杯,在LPL第一赛段实现败者组“一穿五”夺冠的TES共进行了5大场11小局的比赛,其中仅在对阵Liquid时2-0取胜,剩余比赛均被对手零封,小局战绩来到了2胜9负,刷新了LPL外战历史最差成绩,此前的最差成绩是2021年全球总决赛时FPX的2胜5负。
之后,一系列“破圈名梗”接踵而至,类似于“LPL复兴华语乐坛”的话题屡屡冲上热搜,某站博主蔚蓝边际创作的二创歌曲更是以涨粉数十万与首均百万播放的成绩获知名音乐UP称号,其代表作《突然的陀螺》总播放量目前已突破1200万,成为2025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全站热度最高的视频之一。
再看本届MSI,分获第二赛段冠亚军的AL与BLG在败者组半决赛提前遭遇,最终均不敌T1,止步四强。
细聊两支队伍的表现,由于2025年全年赛制规则的变动,因此只有全球先锋赛的冠军队伍所在赛区才能拥有MSI的两个直进名额,其余赛区的二号种子均需要从入围赛阶段打起。
作为二号种子的BLG在入围赛阶段的表现可圈可点,先后以3-0的比分战胜了GAM与G2,小局六连胜挺进淘汰赛。
而在淘汰赛阶段,BLG在3-1战胜MKOI后,0-3输给了T1,接着3-2战胜FLY,直至败者组半决赛与同赛区的AL相遇,0-3落败后获得殿军。
从广义上来说,季军和殿军当然也算荣誉,我们所面临的对手也不仅是LCK赛区,但相较于过往几年最差亚军的成绩,这样收官的上半年显然是不尽人意的。
目前,国内最大的几个社交平台,LDL的官方账号除了某博(粉丝24.4万,最新更新于6月26日)外均处于未创建或是停更状态:
纵向对比,在第三赛段OMG、BLG、OMG.A位列联赛前三甲,但考虑到OMG是由于第二赛段表现欠佳致使下半年无比赛可打,这样安排是否合理仍有待商榷。
作为亚洲目前唯一一个以亚洲各赛区青训战队为主要参赛群体的国际赛事,亚洲大师赛(2022年首次举办,原12支队伍,现32支队伍参赛)EDG.Y夺得首届冠军后,LCK CL(LCK Challengers)便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甚至于在2024年,出现了四强战队均为LCK CL战队的盛况。
到了今年3月的第一赛段,LDL面对LCK CL的比赛全部告负,WE.A不敌越南战队,AL.Y与RNG也相继输给港台地区战队。
第二赛段,LDL的成绩已经来到了2胜11负,除了面对LCK CL时依旧全败,WBG.Y还输给了来自日本赛区的QTD,BLG.J输给了日本赛区的RC,EDG.Y输给了越南赛区的DINO,TT.Y则不敌港台战队WTG。
第二赛段瑞士轮第二阶段将在7月13日开启,综合近期几个月的表现来看,LDL的队伍想要取得好的成绩,或许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曾经,很多人认为比赛热度下滑的原因是比赛“不够好看”,即“公式化BP”、“能够登上赛场的英雄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运营三十分钟一波团结束”等问题。
但在去年,LPL就率先引入了“无畏征召”模式(全局BP),甚至被拳头官方采纳,成为了各大赛区与国际赛事的通用规则。
不可否认,一个世界冠军为赛区带来的热度加持是巨大的,可如果只是依赖冠军,或许也并非长久之计,毕竟没有赛区能永远是冠军,但永远有赛区会是冠军。
因此,如何为联赛注入更多具备竞争力的新鲜血液,并保持赛事积极健康发展,也许才是联盟持续进步首先要稳住的基本盘。